员工动态

  • 2017 05.22
    2017年5月21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杨元喜院士在江宁校区报告厅作了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报告。报告由公司党委书记唐洪武主持。杨元喜院士以北斗星的历史由来开题,从国家安全战略、国民经济建设、空间技术发展、应用产业需求等方面出发,阐述了我国自主设计和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现代导航新的含义,并为在座师生详细解读了北斗系统“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从异构星座设计、频段资源等角度说明了北斗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及北斗系统的优势。杨院士还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国家安全、国家时空基准建立与维持、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北斗系统”的发展前景。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形变监测、水文水情信息卫星通信等领域,在滑坡预警、山洪爆发和泥石流防治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北斗导航的发展对于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监测、国家深海海洋战略的实施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杨院士的报告内容丰富、生动活泼,既是一场关于国家北斗卫星尖端科技的讲座,又是一场精彩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杨
  • 2017 04.27
    2017年4月24日下午,史文中教授在公司笃学楼208报告厅做了题为《基于遥感影像的动态监测技术》的学术报告,重点讲述了应用遥感影像进行动态监测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可靠性问题。史教授耐心回答了参会师生的提问,并就动态监测中的碰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使大家获益良多。
  • 2017 04.24
    2017年4月20日下午,王腾博士在公司笃学楼107会议室进行了题为“Measuring surface displacement from the spac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magery and applications in earth science”的学术报告。王腾教授与公司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解开了各位师生的疑惑。本次会议拓宽了各位师生的视野,使大家受益匪浅,为今后深入的学习研究打下了基础。
  • 2017 04.21
    2017年4月18日下午,唐朝生教授在英国上市公司官网365笃学楼107会议室做了题为《极端干旱气候作用下土体龟裂研究》的学术报告。公司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专业的员工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会。唐教授耐心回答了师生的提问,并就相关问题同公司师生进行了讨论,使大家受益匪浅。
  • 2017 03.16
    2017年3月14日上午10:00,黄张裕副教授在笃学楼107室为公司师生作了题为《精密工程测量的现状与发展》专题报告,旨在拓宽同学们在测绘工程领域中有关监测与数据处理方面的研究思路。本次专题报告是公司“知地有声”大讲堂系列第十八讲。黄张裕副教授以介绍精密工程的涵义为开篇,详细地讲述了精密工程测量的特点和精密工程测量的展望。在特点中,主要论述了精密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高,难度大,自动化程度高,工程服务领域宽,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在展望中,黄老师讲到,精密工程是伴随着大型工程、微型工程、高科技工程和特殊工程发展而发展的,而且不断深入地下、水域和宇宙空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必将研究和探讨精密工程测量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的测绘仪器,这也必会推动精密工程测量的飞速发展。在问答阶段,同学们踊跃发言与黄张裕副教授交流互动,加深了对测绘工程中精密工程测量的现状与发展的认知,受益匪浅。
  • 2016 12.30
    2016年12月27日,魏修成教授在笃学楼107室作了题为《油气地球物理技术现状及展望》的专题报告,旨在让员工了解地球物理在油气勘探中的作用,以及地震勘探技术的研究前沿和存在的难点。本次报告由巴晶教授主持,学院师生们积极到场聆听。为了让同学们对地震勘探有更深的了解,魏修成教授从浅到深的为我们讲解了油气地球物理技术的现状。魏教授先向员工们讲述了地球物理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让员工了解了“地质指路,物探先行”的缘由。然后他讲述了地震勘探中需要用到的理论与技术:现代地震波场理论、高精度数据处理技术、井间地震技术、时延地震技术和地震属性技术,并且讲述了油气勘探的前沿技术,包括波场传播机理实验技术,地震采集技术,多波地震技术,多波联合AVO反演等。最后,他讲解了孔隙结构特征的渗透率反演法,怎样通过多尺度建模等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报告结束后,同学们积极地向魏教授提出问题,魏教授向大家做出了详细的解释。这次报告使大家对油气勘探前沿技术有了新的了解,帮助相关专业的同学明确了以后的研究方向。
  • 2016 12.16
    2016年12月14日下午14:00,刘瑾教授为公司师生作了题为《基于光纤感测技术的地面变形监测研究》专题报告,旨在拓宽同学们光纤感测及其应用方向的研究思路。本次专题报告是公司“知地有声”大讲堂系列第十五讲。刘教授以介绍常用监测技术优缺点为开篇,对比论述了光纤感测技术的优缺点,并结合刘教授所经历的工程实例,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光纤感测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方向。其中,重点介绍了光纤感测技术在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的中的应用效果,展示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比出相较原有的点式监测,光纤感测技术实现了实时、长距离和分布式监测。最后,她介绍了光线感测技术的可能开展的领域,并对接下来的研究做了展望。在问答阶段,同学们踊跃发言与刘教授交流互动,加深了对光纤感测技术应用问题方面的认知,受益匪浅。刘瑾,1983年生,女,教授,博士生导师,工程地质与灾害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新型土体加固材料、土体变形监测、分布式光纤技术和地质灾害评估等研究。主持了科研项目8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等。参与完成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